廢水中磷的存在形態取決于廢水的類型,最常見的是磷酸鹽(H2PO4- ,HPO42-,po43-)、聚磷酸鹽和有機磷。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出水中,90%左右的磷以磷酸鹽的形式靠在。
生物除磷主要由一類統稱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, 其基本原理包括厭氧放磷和好氧吸磷過程。
在厭氧條件下(既沒有溶解氧也沒有原子態氧),聚磷菌體內的ATP 進行水解,放出 H3PO4和能量,形成 ADP,同時吸收有機物(主要為來自兼性細菌水解產物或原污水的低分子脂肪酸),并合成聚β-羥基丁酸鹽(PHB)貯于細胞內,此過程即為厭氧放磷過程(廢水中磷增加)。
在好氧條件下,聚磷菌進行有氧呼吸,將積貯在細胞內的PHB好氧分解,并利用該反應產生的能量,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,過量地、超出其生理需要地從水中攝取磷,所攝人的磷一部分用于合成ATP;另一部分成聚酸鹽貯藏在菌體內,形成高磷污泥,此過程即為好氧吸磷過程,這種現象被稱為“磷的過量攝取”。
由于好氧吸磷量大于厭氧放磷量,將高磷污泥通過剩余污泥排出系統外,即可達到除磷目的,值得一提的是,在厭氧條件下放磷越多,合成的PHB多,在好氧條件下合成的聚磷酸鹽量也越多,除磷的效果就越好。